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转】赵巍巍: 养老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形式与挑战
分享到:

从世界主要国家看,当前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引起快速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大幅下降并持续保持低水平,以及预期寿命的显著增加。二是就业模式灵活多样。传统的就业模式正在悄悄发生改变,非正规就业模式越来越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三是互联网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保数据的深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严重、社会保障财务压力增大,是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基本养老金制度或者公共养老金都以“现收现付制”为主体,这种养老金制度要想顺利地运行下去,就意味着正在工作的人要缴纳足够供养退休者的养老保险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缴养老保险费的人减少,领取养老金的人增加,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普遍面临财政压力。要保持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项:要么晚点退休,要么少拿点养老金。    

出现人口老龄化倾向的国家都在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调整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调整待遇计发参数或待遇调整机制。通常指从技术上适当调低养老金的计发水平,如调整待遇计发的基数(使用整个工作期平均工资水平替代退休前最后几年的工资水平计发待遇)、使用待遇调整幅度较小的参数(如根据物价指数调整)等,以此降低未来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二是限制提前退休,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引入晚退休的激励机制。如此既增加了缴费年限,又减少了养老金的待遇支付年限,从而达到改善基金收支平衡的目的。这是近年来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但是实施效果不尽相同。三是扩大覆盖面,提高缴费(税)率。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将非正规就业群体纳入制度范畴,适当提高缴费(税)率,也就是增加基金收入,使当期收入大于支出,为老龄化带来的支付高峰期做好储备和积累。四是大力发展职业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计划。通过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化解对基本养老金的过度依赖。五是预先为未来的养老金开支增加积累,建立储备金。上述调整的最终目标就是确保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状态下,通过不同措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5%,达到2.1亿人;预计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超4亿人,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因此,同样需要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已经很高,大多数企业和个人都反映难以承受,希望可以适当降低,提高费率的措施没有实施空间。其他几项措施,有的措施已经在做,比如已经建立了国家战略储备基金,扩大了覆盖范围并推进实现全覆盖,统一了职业人群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措施还有一定的调整和完善的空间,比如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多层次保障制度等,可以择机采用或者综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模式的新变化,是养老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如今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人更可能从事临时性工作并且面临失业,而不是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及签订长期合同。从国外看,有些国家最近的养老金计发公式改革(按工人职业生涯平均收入计发待遇),以及延长缴费年限,对于那些短期职业生涯的工人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由于工人没有按常规就业并持续缴费,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可能导致较低的养老金待遇,甚至会出现老年贫困。因此,要求居住年限和较短的缴费期的养老金制度,确保参保人员有一个基础保障,有利于减轻短期职业生涯对待遇水平的影响。

我们国家同样受市场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互联网的加速发展等因素影响,目前从事非正规就业模式的人员越来越多,如数百万的滴滴快车、滴滴专车司机,优步司机,以及数千万淘宝店等从事电商的人员。这些非正规就业形式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些人很难持续性参保缴费,有些人可能因年轻时对社会保险的不重视不参保,导致老年贫困的风险。如何使养老保险制度更加适应新经济形势下产生的非正规就业人员,既确保这些人员退休后有一个基础保障,又能有更高保障水平的政策选择空间,是下一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是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第三大挑战。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信息技术,通过对海量养老保障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评估,深入挖掘和分析各类经办数据,提升养老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及政策分析水平,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较高,充分利用“大数据”服务于社会保障,定期对养老保险进行精算评估和分析,为政府养老保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全国上下互联互通的网络也提升了经办管理服务能力。

我国同样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写进总理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应该尽快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制定“互联网+社保”或者“互联网+养老保障”计划,充分利用数据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管理、支出、转移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管理与分析相关数据,实现让社保数据为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为管理监控确定方向和重点,评估和分析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状况,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养老保障经办管理水平的有力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信息化平台,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充分共享,发挥社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幅度地提高养老保障各种业务的办理速度,减少养老保障的运作成本,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效率,更为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奠定技术基础,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万福路137号、143号 电话:400-076-6663
版权所有:红海人力集团 © 2014 粤ICP备12053362号-5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8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