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由南宁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主办、南宁市红日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传承红色基因井冈山培训班圆满结束。
5月26日,22位学员满怀着期待与崇敬,踏上了学习井冈山党史的红色之旅。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井冈山,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巍巍五百里井冈,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坚定信念的生动课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一、专题教学篇——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5月27日一早,学员们身着红军服,首先举行了开班仪式。随后,学员端坐在教室,听井冈山博物馆副研究员何小兵教授带来的生动的课程。何教授主要围绕“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井冈山根据地的成功开辟”、“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三个方面,结合他亲身与伟人身边的工作人员、烈士后代、当地居民的交流考察,进行深入的阐述,以真实的史料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全面解读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二、现场教学篇
来井冈山,三分看,七分听。聆听红军战斗的故事,感悟红军艰苦战斗精神。本次行程,我们安排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毛泽东旧居、黄洋界保卫战、大井毛泽东旧居、八角楼和龙江书院等6场现场教学。例如红军以仅有的一门刚修复的迫击炮取得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四军主力会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的事迹;著名的八角楼的灯光: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贺子珍和毛泽东从大革命年代的“井冈之恋”,到成为红色根据地的“模范夫妇”,二人在政治风雨中荣辱与共,在长征路上艰苦相依,到最后分离又相见的故事等等。
各位老师对教学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运用史料,结合学习的体会阐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烈士们的英勇事迹,生动而形象,仿佛那一幕幕就在眼前。教师的讲授评以历史的真实性为切入点,最后回归现实,与学员分享、交流,做到寓理于史,寓情与史。
三、体验教学
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原名五里横排,是当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路为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当年的朱德军长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并留下“朱德的扁担”的美谈,在朱毛亲自带头下,红军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给养问题。
除了红色基因,井冈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被世人赞叹为“绿色宝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井冈山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幽、奇、秀为一体。春天,群山叠翠,郁郁葱葱,杜鹃花开,艳丽多姿,尽显秀美景色;夏天,山高气温低,林茂而风起,故盛夏虽热而无酷暑;秋天,满目黄杉红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一派北国风光。井冈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6%,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0000个,人称“天然氧吧”。
在井冈山深处、黄洋界脚下,坐落着一个叫做“神山”的小村庄,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曾是井冈山一带典型的贫困村。2015年,全村54户231人,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元,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50人,贫困发生率22%。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迎风踏雪来到这里,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共商脱贫攻坚之策,给大家拜年。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使这个小村庄走上了脱贫之路,看了神山村以前的照片,实地参观之后,才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漫步在神山村,翠竹掩映,溪水潺潺,一面“笑脸墙”格外醒目,在墙上,贴着27张满是笑容的村民照片,组成一个爱心形状。村民们说,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欢笑声越来越多,于是将大家开怀大笑的瞬间拍下来,上墙组成一颗红心,为的是饮水思源,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
老支书彭水生的照片位于“笑脸墙”正上方,总书记在神山村考察时,他质朴地竖起大拇指,当面赞扬总书记“你呀,干得不错嘞”,如今,78岁的彭水生红光满面,身子骨硬朗,担任着井冈山一家红色培训机构的宣讲员,他常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讲村里变化,说脱贫故事,干得像年轻人一样起劲。
小小神山村,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鼓舞下,神山村正阔步行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书写更多新的“神气”故事。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红米饭和南瓜汤哺育了当年的红军将士,红米长于山高水冷的独特环境,生长期长,又无污染,内含人体所需的二十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有益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富。井冈山酒其色泽橙红,香味浓郁,绵甜柔和,被誉为红军可乐。它是以红米为主要原料,配以井冈清泉,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手段,在享有天然氧吧”美誉的井冈山中精酿而成,是井冈山市最具特色的传统产品。行程最后一站,学员们参观了中国驰名商标、井冈山市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井冈酒业,了解红米酒生产过程。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这是习总书记对我们传承红色精神的号召,也是新时代中国人创造伟大成就的精神需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高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蕴含着他们的信仰、宗旨和追求,现在,这种初心和使命仍然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凝聚磅礴力量的重要法宝。通过参加“井冈学党史、凝心又聚魂”红色培训,我们真正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体会“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真理力量、培养“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革命意志、树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抒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情怀;使自己在新时代中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让自己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激发自己自立、自强、自信的拼搏精神,坚决克服惰性、去除暮气,使自己激发创造活力,推进改革创新,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