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6-6663

中国就业蓝皮书—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二)
2020-09-27|我的网站

1743057552167423.gif


近年来,世界经济下行承压,国际政治形势动荡复杂,人工智能、5G等科学技术愈发成熟,这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技术革新持续推进,传统服务空间压缩

当前随着5G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普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产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革新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挑战着传统行业的发展空间。据普华永道预计,未来20年我国约70%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约26%的工作岗位将被取代。

被人工智能替代率较高的有设备操作员、行政办公人员、装配调试及维修人员、运输服务人员等。目前物流行业已经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分拣、搬运、堆垛等方面实现人工替代。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服务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尤其是传统劳务派遣的服务空间将大受冲击。

(二)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跨界融合引发关注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更加全面深入抢占国内市场,对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存量市场形成巨大挑战。

为了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竞争力,国内龙头企业纷纷发力国际业务与科技领域,如科锐国际2019年推出了智能简历管理系统“睿聘”,同时开拓了澳大利亚的市场;中智则在2019年先后推出了“云管家”、“人才银行”等产品,并开始寻求与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合作;上海外服和北京外服则分别推出了“上海外服云平台”和“外企云签”等产品,同时北京外服积极承接政府采购项目,为国际人才提供服务。

在跨界融合方面,美团推出了“馒头直聘”平台,阿里推出了“蓝海”就业共享平台,纷纷直击蓝领招聘领域;科锐国际投资大易以实现从招聘向招聘软件平台服务的延展;等等,无论是行业外跨入行业内,还是行业内整合行业外资源,它们都揭示了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跨界融合在促进行业内市场开拓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外的竞争者。由此,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仅要面对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其他行业的挑战。

(三)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带动境外服务需求增加

随着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的加深,如“一带一路”倡议、中欧合作、中非合作的开展,我国在境外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也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目前与我国开展密切贸易合作的国家(地区)已经增加到93个,进出口总额达到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主要以海外交通和基建项目为主,因此劳动密集型的大型央企、国企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主体,如保利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车集团、中铁建等,这些企业都有较高的劳动力需求。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行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了解当地用工政策,为企业提供国际人才服务、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等人力支撑服务,帮助企业加快适应海外劳动力市场。

(四)民生就业政策灵活,行业政策利好发展

近几年来,共享经济、平台经济、零工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飞速崛起,用工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网约家政服务人员等平台就业群体的新型劳动关系保护等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并且要抓紧研究完善平台企业用工和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切实保护平台经济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据此,行业内灵活用工的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拓展,新兴业态服务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与此同时,在2019年11月发改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人力资本服务业被列入鼓励类第46项,这标志着传统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将向新时代人力资本服务业转型升级。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人力资本服务需求,诞生更多的人力资本服务机构,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本服务经济新动能。

(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拓展技能培训空间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国家于2019年5月出台了正式的政策文件,明确2019~2022年用专项经费帮助5000万人次进行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专业培训。全国各地也陆续出台了关于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企业学徒制的相关政策,通过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增加技能人才的培训供给。

2019年12月,中组部、人社部又印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推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规定了统一组织、委托组织、授权组织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未来国家将持续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这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培训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六)新冠肺炎疫情使灵活用工优势显现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沉重的人力成本压力,企业员工面临待业失业的危机,人力资源的供需急剧不平衡。为了缓解该问题,“共享员工”的用工模式应运而生,由用工紧张的企业直接发出招募需求,向有闲置劳动力的企业借调员工,以短期工、小时工、派遣等灵活用工形式实现人力资源的再分配。

虽然该模式很好的缓解了疫情期间的用工问题,但是由于共享双方并没有劳务派遣或劳动力外包服务的资质,该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实践检验。而通过此次疫情,社会各界将加深对灵活用工优势的认识,从而加入灵活用工的队伍中。在未来,相关部门也将出台更多关于促进灵活用工发展的措施,以此来稳定就业、增加企业竞争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须紧密跟随国家战略变化的步伐,不惧挑战,抓住机遇,促进自身行业的发展,为稳民生、促就业积极贡献行业力量,助力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